我国钢管出口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价格,并且我国调整出口退税后,出口价格进一步上涨。因此,以倾销为借口限制中国钢管出口根本站不住脚。所以,欧美国家改变了过去惯用的反倾销手段,而企图通过特别保护、反补贴等手段对中国施加压力。
中国钢管出口的原则是坚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,适量出口到国外。尽管中国钢材出口量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比例不高,但由于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,国外客户会把订单主动送到国内来,我国钢管市场呈现“国内市场国际化,国际市场国内化”的趋势。因此,我国逐渐成为世界钢铁工业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防范对象。
欧美国家想要限制中国钢管进口,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因为经济高速发展,决定了欧美国家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。中国钢管产量比较大,中国钢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钢管市场的一部分,而且中国钢管价廉物美,用钢管的企业竞相订购,这些让阻止中国钢管进口的企图化为泡影。
美国提出“反补贴”问题,指责在过去的10年里,中国钢铁行业得到了超过52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。其实,我国钢管企业已经高度市场化,企业的出口活动与政府关系不大,而且大量出口的钢管都是来自民营企业,政府控制能力有限。我国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的管材也是以民营企业出口为多。因此,美国提出的钢铁反补贴诉讼是无的放矢。美方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下,开启反补贴调查并采取反补贴措施,违背了已经遵循20多年的不对所谓“非市场经济国家”适用反补贴的惯例,也违背了WTO规则。
中国钢管企业近年来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装备,提高了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技术档次,凸显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,需要保持适度的出口量,这对于任何国家都如此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,中国作为钢铁大国的钢管产品,必然要跻身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,从而达到钢管强国的行列。